邓继峰,男,1984年生人,汉族,中共党员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2018年入选“天柱山青年骨干教师”培养计划。2020年入选沈阳市高级人才。2019年受欧盟Erasmus+项目资助,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,访问学者。现为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Department of Remote Sensing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客座教授(Visiting Professors Program,SGGW)(2020年QS世界大学农业与林业专业排名 第40位)、BYTY.COM,必赢(中国)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副主任、BYTY.COM,必赢(中国)对接国际合作交流负责人。现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产业协会工作委员会委员、International Soil Tillage Research Organization会员、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防护林专业委员会会员、中国林学会会员、沈阳市应急管理局特聘专家、辽宁省科技专家库成员。曾任第三届材料科学、能源技术和环境工程国际学术会议(MSETEE2018)组委会委员。
教育经历:
2008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,获学士学位;2011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业,获硕士学位;期间,2010年-2011年台湾中兴大学国际农学硕士学程(International Master Program of Agriculture,IMPA),交换生;2015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,获博士学位;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,2013年-2015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,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。
研究方向:
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、林木遗传改良、防护林构建与维持
授课内容:
主讲专业英语(林学)、《林火管理学》和《景观生态学》本科课程,《林业科技写作》、《景观生态学(风景园林)》、《森林资源与林业可持续发展》和《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》硕士研究生课程。
成果与获奖:
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“北方典型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等水/非等水行为特征及适应机制研究”、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“基于水分调控的辽西北樟子松混交林林分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的研究”、沈阳农业大学引进人才启动经费、沈阳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专项“新时期《林火管理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”。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“外源钙调控樟子松-外生菌根共生体适应干旱逆境的生理分子机制解析”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“西北干旱区城镇风雪灾害防护林格局及结构优化配置”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“东北低山丘陵区大流域尺度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调控技术”等项目。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0余篇,其中SCI检索论文(含JCR1区和中科院1区)18篇、EI收录论文3篇、CPCI论文3篇、CSSCI论文3篇、CSCD论文9篇。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、实用新型专利2项。第一著作权人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。第一完成人认定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技术1项。主著学术著作1部。现为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、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、Plants、Measurement、Remote Sensing、Forests、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、Entropy、PeerJ和生态环境学报等18个中英文期刊长期审稿人,于2018年被评为Measurement 期刊(Elsevier旗下SCI收录期刊,JCR1区和中科院2区)年度杰出审稿人。2017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“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结构与降雨功能耦合研究”获批为国家级、2018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“基于水力失衡-碳饥饿的半干旱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脆弱性研究”获批为省级。2019年指导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获一等奖。2020年参与并获得沈阳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获一等奖。主要参与人参加的项目"辽西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球果数量测报技术"获2020年辽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。